PIMCO品浩太平洋投顧 - 2021年亞洲市場展望:經濟復甦帶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回上一頁
(2021/02/23)
•作 者:
 
2021年亞洲市場展望:經濟復甦帶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全球經濟逐步回溫,PIMCO看好亞洲總經前景 

PIMCO在最新週期市場展望報告《對全球經濟抱持有限度的樂觀期待》指出,隨著各國陸續施打疫苗、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挹注,全球經濟可望於2021年強勁反彈,同時中國經濟已回復、甚至超越疫情前的水準。然而基本展望仍存在三大變數,其中之一便是中國的信用供給可能在今年內從寬鬆轉趨緊縮。 

印度與印尼的經濟今年亦可望回溫,公共投資與消費需求將受惠於政府刺激政策的支持,反觀民間投資將持續萎縮。對兩國而言,經濟變數在於防疫措施奏效與否、疫苗接種計畫成功與否。 

亞太地區方面,歷經8年協商所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於2022生效後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區,涵蓋全球GDP與貿易量的30%。此外,中國與歐盟的「全面投資協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也將廣拓中國市場,包括開放新能源汽車與醫療服務等產業。這些貿易協定在中期可望鞏固亞洲的經濟地位、減緩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並帶動亞洲在後疫情時代走向復甦之路。

2021年亞洲潛在投資機會

• 中國人民幣與當地公債資產
• 中國新經濟與消費領域信用債
• 未避險的印尼當地貨幣債券
• 印度盧比

中國:經濟穩定復甦,延續財政利多政策

消費與服務領域將帶動中國2021年GDP成長回升至8%(見圖1)。雖然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逐漸退場,導致基礎建設與不動產投資減緩,但是PIMCO認為製造業投資會回溫,原因包括企業獲利與企業信心改善、政府扶植產業升級,以及供應鏈在地化。

有鑑於個人防護裝備(PPE)與遠距工作設備需求旺盛,中國2020年出口市占率擴大(見圖2)。然而,PIMCO認為未來全球產能將迎頭趕上,且疫苗也將愈趨普及,使2021年中國出口市占率回歸均值。不過,隨著豬肉價格正常化、核心通膨率回升,以及消費者需求回溫,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會穩定增長。

PIMCO預期中國財政利多政策將持續,但刺激力道會減弱。至於貨幣情勢,信貸成長幅度將趨緩,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維持利率與存款準備金率不變,但可能採取定項措施扶植重點產業。針對過熱產業,尤其是房地產,政府也將減少貨幣流通以降低風險。

經濟下修風險包括:中美緊張關係再度升溫、總經政策過度緊縮,可能導致經濟成長轉弱,或市場波動加劇,甚至兩者同時出現。雖然中國經濟受疫情衝擊程度較低,但公衛隱憂仍存。但中國去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承諾不會出現「政策懸崖」(Policy Cliff),有助於減緩市場對於過度緊縮的疑慮。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元年,PIMCO認為中國仍將以追求穩定經濟發展為主,同時將強化社會安全網,更利於民眾獲得服務與商品以此激勵消費。此外,中國針對氣候變遷設下在2060年前達到碳平衡的目標,顯示政府將扶植綠色產業,如風能、太陽能、電動車等服務,也為高科技、高品質與具備環保意識的製造業和基礎建設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印尼:貨幣與政府公債有撐

疫情重創印尼旅遊業與國內消費,去年GDP萎縮2%。所幸原物料價格與出口在去年下半年迅速走揚,印尼政府推行的經濟措施亦發揮效用,礦業與製造業出口強勁反彈。雖然民間投資持續萎縮、家庭所得與國內消費仍舊疲弱,但PIMCO預估2021印尼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至4.8%。

PIMCO也預估印尼央行今年將進一步降息25-50個基點到3.25%-3.50%。2021年的通膨率預計處於2%的良性水位。另一方面則持續透過量化寬鬆政策,穩固初級與次級債市的長期債券殖利率。

財政方面,印尼政府已暫時取消2020-2022年預算赤字不高於GDP比重3%的上限規定,以減緩疫情衝擊。PIMCO預計印尼政府將進行財政重整,使2023年預算赤字降回3%或以下。

此外,PIMCO對印尼的經濟展望存在的下修風險包括:

1. 疫情持續削弱經濟復甦力道、影響社會穩定。
2. 疫苗接種計畫在下半年推出後,成效不彰。
3. 去年財政刺激方案的資金分配速度緩慢,2021年有望祭出新一輪財政紓困措施。
4. 若全球出現重大利空事件,恐將嚴重抑制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的能力。

由於赤字較高,印尼的主權信用評等可能遭到調降,但PIMCO認為印尼盾、當地貨幣與美元計價主權債仍相對有撐。印尼的債務與槓桿處於良性水位,因此在疫情爆發前的債信評等穩居投資等級。未避險的印尼當地貨幣債券受惠於央行利多政策,加上殖利率高於其他類似市場,可望成為具吸引力的收益來源。

印度:通膨處於高檔,進一步降息機率低

PIMCO預計印度經濟活動於2021年會回升至8.5%。同時,印度202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可望介於4%-5%間,略高於市場預期(4.3%)。儘管需求疲弱且油價走低,但在供應鏈大規模斷鍊,與食品價格欠佳的背景下,名目與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會維持在5%以上,印度央行也將維持利率在4%一段時間。此外,為了降低疫情衝擊,印度央行已降息115個基點,但進一步降息的空間有限,主因在於:

1. 通膨處於高檔,央行使用量化寬鬆來維持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2. 疫情紓困方案使中央政府赤字佔GDP比重達7.5%,若納入地方政府赤字,比重更高達12%。赤字增加將導致政府大量發債,央行必須加以消化。

因此,印度仍須仰賴更多刺激措施延續經濟回溫態勢,預計2022會計年度中央政府赤字比重將降至6%。

PIMCO看好印度盧比的升值潛能。由於進口低迷且油價走低,印度的經常帳自2007年以來首見盈餘,今年預計達390億美元,占GDP的1.5%。外資直接投資與股票投資的資金流入也相當強勁,2020年國際收支盈餘達GDP的3%以上。因此,PIMCO認為印度央行會持續累積外匯存底,並讓盧比升值。

審慎布局投資組合

在全球經濟逐步復甦的環境下,PIMCO看好亞洲的總經前景。儘管市場價格已一定程度地反映經濟復甦題材,且金融市場可能再度波動,但PIMCO得以充分掌握隨時可能出現的投資契機。展望2021年,PIMCO聚焦於發掘各國特定的投資機會,謹慎挑選具備投資價值,且違約風險低的債券標的。

作者:
PIMCO亞洲投資組合經理人張冠邦

PIMCO中國經濟分析師廖薇
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經理孟原


 

附註: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s://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手續費後收型基金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投資於中國之基金應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之規定:境外基金投資於大陸地區證券市場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為限,且投資前述有價證券總金額不得超過該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之百分之二十。
註10: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註11: 基金報酬率計算公式
註12: 有關境外基金之買回交割期間(天),投資人可至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s://www.fundclear.com.tw)→基金總覽→基金查詢→點選欲查詢基金公司→基金名稱→銷售資訊→查詢,或於基金理財網→基金資訊→文件下載→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查閱,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基金買回交割期間需再加約兩個工作日始為款項入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