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台美1個月前就談得差不多 盧特尼克屢干預

MoneyDJ新聞 2025-08-04 10:55:27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外媒傳出,美國跟台灣的貿易協商其實一個月前就已談得差不多了,但礙於中美協商還在進行中、因此遲遲未能對外公開。

英國金融時報1日報導,根據兩名台灣官員及一名美國官員的說法,台美代表早在7月8日前就已大致談妥市場准入議題,一般來說此乃敲定關稅合約的核心要件,雙方原本希望能在數天內對外公布協議。其中一名人士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遲遲不簽這份協議的原因可能有好幾個,我傾向認為這大概跟中國貿易談判有關。」

根據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台灣、日本、南韓的對等關稅稅率分別為20%、15%、15%,預計7天後生效。

一名熟知談判詳情的美國官員呼應台灣總統賴清德的說法,認為台灣20%的關稅不會是最終結果,直指雙方會「重新就幾項議題進一步磋商。」

消息人士並稱,「台灣的暫時性關稅遠比加拿大、印度等尚在談判的貿易夥伴低,這可被視為一項正面訊號,顯示雙方在重大議題上並無難以跨越的鴻溝。」

另一個議題則跟美國政府希望台灣能提出多少投資金額有關。消息顯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屢次介入、推遲協議的敲定,他要求台灣比照日本跟南韓,承諾對美進行鉅額投資。

The Politico 7月30日報導,一名熟知台美協商詳情的不具名人士透露,「美方貿易談判代表像在榨檸檬一樣想把台灣榨乾(squeezing Taiwan like a lemon)。」「就進入台灣市場方面,美國想要全面通吃。」

市場近日傳出,川普團隊僅承諾會給台灣一個「最佳關稅稅率」(best rate tariff),但確切數字不明。台灣官員假設這大概跟日本的15%差不多。美方已明確要求台灣提出更具規模的投資承諾,特別是在東京宣布成立5,500億美元的基金之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投資注意事項